2024年5月第一期(修正)
2024-09-23
共18篇文章
NO.1 比较萝卜叶与根经红茶菌发酵提取物的抗炎和抗菌特性
NO.1 Comparison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Raphanus sativus L. Leaf and Root Kombucha-Fermented Extracts
发布日期 : 2024-05-22
DOI : 10.3390/ijms25115622
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IF 5.6)
检索关键词 : Cosmetic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评估了用SCOBY发酵的萝卜叶与根提取物的化妆品属性。通过UPLC-MS分析发现,发酵产物的次级植物代谢物高于提取物。抗氧化、抗过氧化氢诱导氧化应激、抗炎及保湿实验表明,发酵产物具有良好效果,且无细胞毒性。
NO.2 婴幼儿过渡期间皮肤毛囊间干细胞和早期过渡增殖细胞的特征
NO.2 Characterization of Skin Interfollicular Stem Cells and Early Transit Amplifying Cell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Infants to Young Children
发布日期 : 2024-05-22
DOI : 10.3390/ijms25115635
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IF 5.6)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评估了从婴儿到儿童过渡期间表皮的变化,特别是关注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KSC)和“早期”过渡扩增(ETA)细胞。结果显示,与儿童相比,婴儿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的重组人表皮更易受紫外线损伤。随着年龄增长,分化和屏障相关基因表达增加,而干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减少。婴儿皮肤样本中的KSC和ETA细胞增殖率及克隆形成能力均高于儿童。此外,婴儿KSC在皮肤等效物中表现出最强的再生能力,而儿童ETA细胞则表达更高水平的分化标志物。本研究为儿童皮肤研究提供新视角,揭示了年龄与皮肤结构成熟之间的相关性。
NO.3 根皮素和巴尔沙松C在T细胞和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中的抗增殖和抗炎作用
NO.3 Antiprolifera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the Polyphenols Phloretin and Balsacone C in a Coculture of T Cells and Psoriatic Keratinocytes
发布日期 : 2024-05-22
DOI : 10.3390/ijms25115639
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IF 5.6)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探讨了两种天然多酚——根皮素和balsacone C对T细胞和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的抗炎和抗增殖作用。根皮素通过调节抗原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发挥抗增殖活性,效果与银屑病标准治疗药物甲氨蝶呤相当。balsacone C也降低了Ki67的表达。此外,根皮素还降低了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抗炎效果较甲氨蝶呤和balsacone C更显著,且使用后淋巴细胞共同抗原CD45的表达更接近健康状态,显示出治疗银屑病的潜力。
NO.4 合成阿朴啡类生物碱是治疗Leigh综合征的潜在药物
NO.4 Synthetic aporphine alkaloids are potential therapeutics for Leigh syndrome
发布日期 : 2024-05-21
DOI : 10.1038/s41598-024-62445-w
期刊 : Scientific Reports (IF 4.6)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针对线粒体疾病,特别是严重的雷氏综合症,探索了阿朴吗啡及其衍生物的治疗潜力。通过合成与筛选,发现三种新型阿朴吗啡衍生物,具有高抗细胞死亡效应且无恶心性多巴胺激动活性,有望成为无副作用的线粒体疾病治疗药物,并具备抗铁死亡潜力。
NO.5 瑞典画家职业性异噻唑啉酮暴露的接触性致敏和自述湿疹情况
发布日期 : 2024-05-21
DOI : 10.1111/cod.14572
期刊 : Contact Dermatitis (IF 5.5)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旨在探讨瑞典油漆工可能长期或慢性的皮肤病症状。研究发现,与职业未暴露登记患者相比,油漆工阳性斑贴试验反应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中,BIT是两组中阳性结果最常见的物质。油漆工成人湿疹发生率高于电工对照组。
NO.6 护肤乳液中的甲氧基丙二醇引起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发布日期 : 2024-05-21
DOI : 10.1111/cod.14591
期刊 : Contact Dermatitis (IF 5.5)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摘要缺失
NO.7 毛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工程化纳米囊泡在治疗紫外线B诱导的皮肤光老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NO.7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engineered nanovesicles derived from hair follicl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UVB‐induced skin photoaging
发布日期 : 2024-05-21
DOI : 10.1111/jocd.16336
期刊 :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IF 2.3)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HFMSC-CNVs通过机械挤压法制备成功,可有效治疗UVB诱导的皮肤光老化。在皮肤光老化裸鼠模型中,HFMSC-CNVs减少皱纹,促进胶原合成,降低ROS水平,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展现良好治疗潜力。
NO.8 葡萄皮酚类物质对普通菜豆(菜豆)的水合和强化作用——超声和加热的影响
NO.8 Hydration and Fortification of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with Grape Skin Phenolics—Effects of Ultrasound Application and Heating
发布日期 : 2024-05-18
DOI : 10.3390/antiox13050615
期刊 : Antioxidants (IF 7)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泡结合红葡萄皮酚类物质强化处理两种菜豆品种,即白芸豆和蔓越莓豆,并进行热处理。研究目的包括:探究超声波对吸水动力学的影响;分析不同酚类物质在豆类中的吸收程度及其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评估热处理对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可加速两种豆类的浸泡过程,白芸豆和蔓越莓豆分别呈S型和下凹型吸水曲线。红葡萄皮浸泡可提高花青素、黄酮醇、黄烷醇和酚酸含量,但超声波仅对黄酮醇含量有提升作用,且会导致内源性酚酸损失,不影响花青素和黄烷醇的吸收。热处理虽降低大部分酚类物质含量,但可提高单体黄烷醇水平。总体而言,红葡萄皮强化可使白芸豆和蔓越莓豆的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40%和53%,该策略可用于低酚品种的价值提升或作为深加工前的预处理。
NO.9 探索健康成年人在被动平移加速下引发的生理应激反应:一项利用皮肤电活动和心率变异性测量的初步研究
NO.9 Exploring phys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evoked by passive translational acceleration in healthy adults: a pilot study utilizing electrodermal activity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measurements
发布日期 : 2024-05-18
DOI : 10.1038/s41598-024-61656-5
期刊 : Scientific Reports (IF 4.6)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旨在探讨结合皮肤电活动和心率变异性测量评估被动平移加速度诱导的生理应激反应的潜力。14名健康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五次电梯乘坐试验,对照组接受假治疗。通过超短期分析获取皮肤电活动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并比较两组间差异以追踪自主神经系统变化。此外,还比较了实验组被动平移加速度发生前后皮肤电活动时间序列的复杂性,以评估受试者应激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皮肤电反应频率显著增加,心率变异性均方根连续差异和高频成分降低,且被动平移加速度发生后皮肤电活动时间序列复杂性增加。这表明健康受试者在平移运输场景中暴露时交感神经张力升高,且皮肤电活动复杂性能够区分单次平移加速度试验中的应激状态。
NO.10 不同品种欧洲山茱萸提取物的抗氧化和细胞保护特性比较
NO.10 Comparison of the Antioxidant and Cyto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Extracts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 of Cornus mas L
发布日期 : 2024-05-17
DOI : 10.3390/ijms25105495
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IF 5.6)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旨在评估特定山茱萸品种中流行的水和乙醇提取物对人正常成纤维细胞BJ细胞系中PPARγ途径的激活作用。通过UPLC-DAD-MS技术分析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发现包括多种多酚类物质。其中,暗红色水-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数据表明,这些提取物可激活BJ细胞中的PPARγ/PGC-1α分子途径,从而引发抗氧化反应,并可能提高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皮肤刺激。
NO.11 皮肤乳液中含有的苯并咪唑磺酸导致的脱色性接触性皮炎
发布日期 : 2024-05-17
DOI : 10.1111/cod.14588
期刊 : Contact Dermatitis (IF 5.5)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摘要缺失
NO.12 脂肪酶溶剂耐受性的改善增强了其应用:最新技术进展
NO.12 Solvent Tolerance Improvement of Lipases Enhanced Their Applications: State of the Art
发布日期 : 2024-05-22
DOI : 10.3390/molecules29112444
期刊 : Molecules (IF 4.6)
检索关键词 : Cosmetic
AI摘要总结 : 本文综述了脂肪酶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结构特性和性质,并强调了通过蛋白质工程提高脂肪酶溶剂耐受性的策略,为进一步提升脂肪酶的溶剂耐受性和工业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NO.13 超声辅助碱水解从石榴皮中提取鞣花酸
NO.13 Recovery of Ellagic Acid from Pomegranate Peels with the Aid of Ultrasound-Assisted Alkaline Hydrolysis
发布日期 : 2024-05-21
DOI : 10.3390/molecules29112424
期刊 : Molecules (IF 4.6)
检索关键词 : Cosmetic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通过超声波辅助碱水解从石榴皮中提取游离态的鞣花酸,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最佳水解条件下,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鞣花酸含量均显著提高。该方法可用于食品、制药和化妆品领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NO.14 解析与溶解——透明质酸酶对不同软组织填充剂影响的超声引导研究
NO.14 Resolve and dissolve—An ultrasound‐guided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hyaluronidase on different soft tissue fillers
发布日期 : 2024-05-21
DOI : 10.1111/jocd.16393
期刊 :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IF 2.3)
检索关键词 : Cosmetic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透明质酸(HA)软组织填充材料对透明质酸酶注射的响应。通过超声成像评估11种HA填充材料在透明质酸酶注射后的表现。结果显示,注射透明质酸酶后一小时内体积减少最显著,达64.1%,24小时后总体积减少达81.7%。除1小时后高度测量外,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高G’值填充材料体积减少更显著。
NO.15 回顾性分析:中国民间偏方导致银屑病患者重金属中毒
发布日期 : 2024-05-23
DOI : 10.1038/s41598-024-62653-4
期刊 : Scientific Reports (IF 4.6)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23年10月因使用中药偏方治疗导致重金属中毒的银屑病患者数据,共发现汞中毒44例、铅中毒17例、砷中毒21例及混合重金属中毒4例,经金属螯合剂治疗后,患者体内重金属水平均下降,症状得到缓解。研究强调应选用正规医疗手段治疗银屑病,避免使用无监管的民间偏方导致重金属中毒。
NO.16 中胚层疗法引起的皮肤肉芽肿反应。
NO.16 Cutaneous Granulomatous Reaction Secondary to Mesotherapy.
发布日期 : 2024-05-23
DOI : 10.1089/derm.2023.0358
期刊 : Dermatitis (IF 5.2)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介入性中胚层疗法因方便且能精确向皮肤目标区域给药而广受欢迎。但尽管人们认为其安全,该疗法仍与多种不良反应相关,包括注射溶液中的某些成分引发的肉芽肿反应。本案例报告了一名50多岁女性在接受中胚层疗法嫩肤治疗后出现多个治疗抵抗性皮肤肉芽肿的情况。该案例突显了中胚层疗法相关不良反应的潜在严重性,即便所用成分传统上被认为安全。此外,该案例还强调了在此类反应诊断和管理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缺乏明确致病因素的情况下。随着中胚层疗法的日益普及,临床医生必须保持警惕,以防出现不良反应,并在出现持续或严重不良事件时考虑其他治疗模式。
NO.17 新型Ultherapy方法:运用新型手术和解剖理念取得显著成果
NO.17 New Ultherapy method: Utilizing novel surgical and anatomical concepts yields outstanding results
发布日期 : 2024-05-22
DOI : 10.1111/jocd.16374
期刊 :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IF 2.3)
检索关键词 : Skin
AI摘要总结 : 本研究对比了新型与常规MFU技术在皮肤提升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新方法在提升效果及改善皮肤松弛方面表现更优,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新方法以腮腺区为目标,更安全且有效。
NO.18 节旋藻(原螺旋藻)和杜氏藻与公认抗菌生物活性化合物相关的抗菌活性
发布日期 : 2024-05-19
DOI : 10.3390/ijms25105548
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IF 5.6)
检索关键词 : Cosmetic
AI摘要总结 : 本文综述了蓝藻(Arthrospira,原称Spirulina)和真核微藻(Dunaliella)的抗菌活性。两者,尤其是Arthrospira,被广泛用作营养补充品、抗氧化剂来源,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展现出抗菌、抗真菌等广泛医疗应用潜力。其抗菌活性具有菌株特异性,某些菌株对鱼类病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通过激光照射其释放的叶绿素,可实现细菌的光动力破坏。
Dunaliella也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其活性有时可与控制抗生素相媲美或更优。这些抗菌作用主要归功于其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脂肪酸、多糖、糖苷、肽等。此外,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可进一步提高这些代谢产物的产量。